喜报|中证信用子公司中证鹏元获得银行间债券市场 A类评级业务资质

2019年7月8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公布银行间债券市场内资信用评级机构注册评价结果的公告》([2019]15号)称:经协会第五届常务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并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同意,现接受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鹏元”)开展银行间债券市场A类信用评级业务的注册,业务范围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机构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结构化产品以及境外主体债券等全部类别的信用评级业务。这标志着中证鹏元正式获得在银行间债市开展全部类别信用评级业务的资质,成功实现境内市场全牌照经营。

中证鹏元自启动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注册评价工作以来,得到了广大客户、合作伙伴及投资者等不同层面的大力支持。此次注册评价工作主要围绕公司基本素质、业务水平、评级质量及市场公信力等方面开展,是对中证鹏元综合能力的充分肯定。下一步,中证鹏元仍将不忘初心,持续完善评级体系、内控体系和投资者服务体系,进一步为市场提供更专业、全面、客观的评级服务。

中证信用服务债券信用风险管理市场

为更好地向行业输出公司的信用风险管理的经验和能力,推动行业债券违约风险监测、分析与处置水平的提升,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19年6月26-27日在深圳举办了关于违约风险监测与分析专题的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培训班。中证信用集合集团旗下中证征信、中证鹏元、瑞霆狗信息技术等相关公司的信用风险专家参与授课。

金融的核心是风险管控。中证信用立足于服务信用风险管理,让信用创造价值。基于对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需求的长期跟踪,中证信用通过业务布局,为客户搭建了涵盖债券全生命周期的信用价值链服务,包括针对发债主体的风险实时监测服务,通过舆情预警、关系图谱等功能,快速洞察企业风险;面向发债主体和信用债券的外部评级服务,通过专业的信用评价,客观真实地反映其内在价值,为投资人提供投资决策依据;面向投资人的信用债内部评级、定价、估值服务,通过发债主体的信评分档、公募债定价分析、存量债的估值分析等工具,实现对发债主体和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及时评估,辅助投资人更高效地完成投资决策;信用增进服务,通过提高债券发行的信用等级,帮助发债主体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成本。

作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商,中证信用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基础设施,为企业及行业提供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服务等全信用价值链服务,助力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升信用资产流转的效率,化解信用资产投资的风险。后续中证信用将继续探索如何运用信用科技为行业赋能,积极为行业创造价值,并践行社会责任。

培训现场

中证信用应邀出席OMFIF新加坡峰会,分享信用科技创新实践

2019年6月12日,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官方论坛(OMFIF) 第六届全球峰会在新加坡举行,包括来自世界银行、美联储、日本金融厅、英格兰银行、新西兰养老基金、惠誉评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代表、主权基金和公共养老基金代表等出席了会议,并就全球公共投资者和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话题展开讨论。中证信用首席战略官张剑文一行应邀出席会议,就金融科技驱动经济发展的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并分享了中证信用在信用科技领域的业务创新与实践。

OMFIF新加坡峰会现场

中证信用代表在发言中指出:作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商,中证信用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资产生成、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服务的全信用价值链服务,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升信用资产流转的效率,化解信用资产投资的风险。目前已为工商企业、新经济体、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互联网平台等4000多家机构客户分别提供专业化信用评级、定制化信用风险解决方案,以及信用科技驱动的资产服务。

尤其在供应链金融方面,中证信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通过区块链技术、大数据风控技术,构建多方信任体系,并以第三方服务商的角度服务小微企业,在确保数据流和资金流完整匹配的情况下,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给了第二、三、四级供应商,让中小供应商可以便捷地获得金融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了小微企业因自身信用基础薄弱而导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与会专家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

此外,中证信用还应邀为OMFIF专业杂志《The Bulletin》撰写题为《中国债券市场大到不可忽视》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境内债券市场规模已达到13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占全球债券市场的11%。尽管中国债券市场规模巨大且潜力惊人,但中国仍然是全球投资者渗透率最低的债券市场之一。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18年底,外国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占市场总量的2.3%。然而这个局面正开始变化。彭博已开始将中国政府债券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其54万亿美元的彭博全球综合指数中。预计未来几年,中国债券纳入主要全球指数的过程将吸引数万亿外国资本流入中国。

张剑文表示:“中证信用具有完整的中国资本市场核心信用数据库、可信的智能化信用评估模型、有效的价格发现机制,以及来自200多名信用分析师的实战经验,可以成为国际投资者进入中国债券市场最理想的合作伙伴。”

奥纬咨询和中证信用联合发布报告,至2022年由信用科技驱动的信用服务收入有望达431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3%

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公司奥纬咨询联合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中证信用”)于 2019年4月17日发布《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报告》。报告指出,“信用科技”作为金融科技范畴下一个高度专精的领域,极具颠覆传统金融业的潜力,尤其将对信用服务商和信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此报告以“科技赋能信用,信用产生价值”为主题并指出,受益于信用科技的持续创新,信用市场下的三层细分市场(信用资产、信用服务以及信用IT)将在未来五年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图表1:中国信用市场格局及信用科技市场规模

第一层面:信用资产市场
报告预计,中国信用资产发行量预计将从2018年的5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2年的8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占比将达到54%(约43万亿元人民币)。如此强劲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信用逐步向长尾客户的扩张,包括个人客户和小微企业。这部分客户群体很难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而信用科技为它们提供了出路。随着信用资产发行量的增长,信用资产余额也将从2018年的144万亿元人民币提高到2022年的19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受信用科技驱动的部分将达到68万亿元人民币。

信用资产交易市场预计将从2018年的136万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23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达183万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量将由信用科技驱动。信用资产交易市场的增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场内和场外交易市场的不断完善,奥纬预计场外市场的作用尤甚。传统上,非标准化资产的交易较为困难。随着信用科技的介入,二级市场的交易平台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非标准化资产的透明度,从而拉动非标准化信用资产的交易量。场外交易的占比规模将由2018年的16%提升至2022年的24%。

第二层面:信用服务市场
信用服务总收入将从2018年的3,677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年的10,340亿元人民币,其中信用科技的创收预计在2022年可达4,310亿元人民币,占总收入的42%,2018年起预期年均增长率达到163%。信用服务市场与信用资产市场密切相关,大部分由信用科技带来的服务收入将受到信用资产余额及信用资产发行量的影响。

第三层面:信用IT市场
作为信用市场结构中的基石,信用IT企业开发的信用系统助力信用服务商提高经营效率及服务质量,信用系统相关收入有望从2018年的93亿元人民币飙升至2022年的490亿元人民币。

“传统的信贷市场结构要求借贷企业拥有可靠的财务资质或庞大的资产规模以通过贷款审批。如今,面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传统的做法越来越不利于中小微企业灵活应对变化的业务需求。” 奥纬咨询董事合伙人及报告作者盛海诺表示,“然而,中证信用和微众银行等初创企业正以创新技术帮助企业更便利地融资。这些公司通过使用信用科技更好地识别潜在风险,从而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高效和规模化的解决方案。”

报告同时总结出信用科技如何分三个阶段——升级、创新及颠覆——对信用市场的三个层面产生影响(详见图表2)。互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引领传统金融业的变革,尤其对信用服务商和信用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图表2:信用技术对信用市场的影响

盛海诺表示,在中国,信用科技市场主要受经济环境(融资规模增加、经济改革)、市场监管(市场成熟度及效率提升)和技术变革(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及大数据)等宏观因素驱动。信用科技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众多,包括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和科技企业,而唯有具备以下特质的企业方能在信用科技领域取得成功:

• 科技实力、商业场景应用、品牌及资源的结合
• 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模式
• 互联网创业公司文化
• 优秀人才及人才激励机制

满足这些特质的企业终将脱颖而出,利用信用科技带来的发展机遇,在未来五年内成为行业发展的领军者。

关于报告
《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报告——科技赋能信用,信用产生价值》提供了中国信用科技市场概览,并探讨信用科技如何重塑和颠覆以信用为核心的金融业,尤其是信贷及信用交易市场。报告的第一部分首先定义信用科技,并分析其对信用市场下三层细分市场(信用资产、信用服务以及信用IT)的影响。报告的第二部分对中国的信用科技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并量化信用科技可能造成的影响:首先对上述三层信用细分市场容量进行匡算;然后对其中由科技信用推动的部分进行估算。报告还总结了能够在信用科技领域脱颖而出、成为领军企业的几大成功要诀。

报告全文下载链接:
https://www.oliverwyman.com/our-expertise/insights/2019/apr/china-credit-tech-market-report.html

关于奥纬咨询
奥纬咨询(Oliver Wyman)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国际性管理咨询公司,在全球29个国家的60个城市设有分支机构,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在战略、运营、风险管理、组织转型等领域的精深专业能力。奥纬咨询在全球范围内有5000多名专业人士,帮助客户优化业务、改善运营、改进风险管理、提升组织绩效,从而抓住最具吸引力的机遇。奥纬咨询是Marsh & McLennan Companies(纽交所代码:MMC)全资拥有的子公司。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www.oliverwyman.com

关于中证信用
中证信用是一家领先的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商,通过科技驱动业务发展,致力于建立起支撑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与服务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覆盖全信用价值链的定制化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帮助客户降低信用风险管理成本,缓释信用资产投资风险,并提高信用资产流转率。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公司网站https://www.chinacsci.com/

中证信用云科技荣获2018年度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新锐企业奖

2019年1月23日,由福田区政府组织和指导,福田区投融署主办,福田区科技创新局、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协办的“2018年度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中证信用旗下子公司中证信用云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云科技”)凭借消费金融场景下创新的商业模式、专业高效的金融科技能力以及强劲的发展潜力荣获“2018年度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新锐企业奖”,中证信用云科技总裁潘琳女士受邀出席了颁奖典礼。


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是福田区政府基于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深圳中部金融街,并将现有金融中心规划西延至香蜜湖,旨在打破区域界限,实现“上海有陆家嘴,深圳有香蜜湖”的金融街构建规划。本次福田区政府主导的金融科技创新奖以“香蜜湖”冠名,通过对企业或项目的技术能力、商业模式、产品及服务价值、行业标杆等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和评估,采用资格审查、线上投票、复审答辩、现场考察等多轮遴选机制,评选由深圳市金融科技协会与福田区金融科技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专业支持,并增加非现场专业人士投票环节,评选结果具备很强的专业性和公信力。


中证信用云科技定位于消费金融资产严选,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数据风控、运营监控等全面实时多维的风控体系,为消费金融场景中的资产方、资金方、增信担保等参与机构提供动态穿透式的全流程数据风控服务。此次荣获新锐企业奖,是主办方对中证信用云科技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消费金融细分领域生态构建的创新型商业模式的高度肯定,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公信力,有助于公司进一步深耕消费金融领域、形成自身独特优势。中证信用云科技也将继续锤炼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与技术优势,加快创新步伐,为福田区打造金融科技创新高地,推动福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证信用助力首单知识产权(IPS)资产证券化项目成功发行

业界瞩目的“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金融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以下简称: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ABS)于2018年12月21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获批发行,标志着我国首单知识产权类资产支持证券成功落地。中证信用不仅助力项目成功发行,还通过科技手段提供资产监控管理服务,为投资人提供双重保障。

知识产权相对于其他实物资产而言,存在着价值评估难、行业融资难等问题。为支持知识产权行业发展,切实解决行业融资难题,2017年9月15日,国务院印发《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的通知》(国发〔2017〕44号),提出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试点,鼓励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在此背景下,中证信用积极响应国务院号召,参与我国首单知识产权供应链ABS项目,努力开辟一条以知识产权贸易为出发点的知识产权行业资产证券化融资路径。

在本次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ABS项目中,中证信用作为ABS的差额补足方,联合原始权益人天津聚量商业保理有限公司、核心债务人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以及计划管理人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积极推动项目落地。此次发行对爱奇艺而言不仅是一次成功尝试,有助于促进新兴产业开拓多样化融资途径,也直接帮助了影视行业上游供应商盘活存量资金,缩短回款周期,是国家扶持供应链金融上下游,开拓企业融资渠道的有益实践。

该项目是中证信用首次尝试在ABS项目中结合自身增信实力及科技优势,利用科技手段,更好地解决新经济体ABS融资中的各种难点,如无形资产无法量化估值监控,原始权益人与资产服务机构身份重叠而职责不一的矛盾等,站在更客观、独立的角度为投资人提供服务。

作为市场首家参与知识产权供应链ABS项目的专业机构,中证信用在本次业务落地过程中得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海南省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未来,中证信用将会借助本次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ABS项目的经验积极探索内容服务行业以及其他新经济体的融资新模式,持续致力于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资产生成-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服务等全信用价值链服务,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升信用资产流转的效率,化解信用资产投资的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证信用子公司鹏元评级完成股份制改造 全面进入发展新阶段

2018年11月13日,中证信用控股子公司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即原“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简称:鹏元评级”)(以下简称“公司”、“中证鹏元”)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股份制改造,并经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准,公司名称于 2018 年11 月5日由“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变更登记为“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公司的经营范围、业务主体以及法律关系不变。

中证鹏元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评级机构之一,先后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金融司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认可,在境内外从事信用评级业务,并具备保险业市场评级业务资格。中证鹏元业务范围涉及企业主体信用评级、公司债券评级、企业债券评级、资产支持证券评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评级、金融机构评级、公司治理评级等。迄今为止,中证鹏元累计已完成40,000余家(次)主体信用评级,所评债券和结构化金融产品融资总额逾万亿元,在资本市场积累了丰富的评级经验和信用数据。

中证鹏元董事长张剑文表示:2016年、2017年,公司成功引入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控股股东,大大优化了股东结构,增厚了股东实力和资本实力,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势能和动能,有效实现了战略升级和管理升级。此次股份制改造及更名等系列工作的完成,标志着中证鹏元全面进入发展新阶段。

新气象,新机遇,新目标。中证鹏元将继续坚持“规范化、专业化、国际化、科技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恪守 “以诚为本”的经营理念,秉持“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合规运营,规范管理,优化管控流程,加大科技投入,完善评级方法和技术,强化投资者服务,严格把控评级质量,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致力于发展成为最值得信赖的专业化评级机构。同时,继续推动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展境外业务,构建国际视角的评级技术,形成全球评级的核心能力,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出来自中国的评级声音,提升我国评级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中证鹏元揭牌仪式现场。

中证鹏元全面进入发展新阶段。

中证信用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综合信用服务机构

为培育发展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服务市场,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10月31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推动开展综合信用服务机构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8〕1343号),确定首批26家专业机构参与综合信用服务机构试点工作,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或“公司”)成功入选。

今年3月初,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信用服务机构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通知》(发改办财金〔2018〕190号),拟在重点领域和广泛区域积极开展发挥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作用的试点探索。

中证信用作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商,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资产生成-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通过为客户提供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服务等全信用价值链服务,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升信用资产流转的效率,化解信用资产投资的风险,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此次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综合信用服务机构,标志着公司的信用科技服务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肯定和认可。作为入选机构,中证信用将积极发挥在专业领域的特长和优势,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满足信用服务市场需求为导向,在市场主体信用信息采集、加工、及评价,信用大数据的商业化应用,行政管理及公共场景的信用服务等方面,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秉承专业与尽责的精神,坚决落实目标要求,以高质量的服务推动首批综合信用服务机构试点工作。

市场首单由专业信用增进机构发起的信用保护工具正式推出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设立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持续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等政策要求,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积极参与深圳证券交易所信用保护工具首批试点交易,并于2018年11月2日成功推出了市场首单由专业信用增进机构发起的信用保护工具。

近几年,债券市场信用事件频发,导致部分投资者信心缺失,部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出现融资困难、融资成本高企的情况。近期,国务院金稳委、人民银行和证监会等有关政府部门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解决相关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并多次提到探索运用信用保护工具,通过信用风险缓释手段带动民营企业整体融资恢复。在此背景下,中证信用积极探索和推动信用保护工具业务,通过专业化的信用增进技术手段,以市场化的方式服务实体经济,促进交易达成,提振市场信心。

此次,中证信用以合约方式卖出信用保护,采用“前端费用+标准票息”的收费方式,参考实体为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逸集团”)。恒逸集团为浙江省内专业从事石油化工与化纤原料生产的现代大型民营企业。

作为市场首家发起设立信用保护工具的专业信用增进机构,中证信用将持续致力于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资产生成-资产交易-资产管理)的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服务等全信用价值链服务,降低信用风险管理的成本,提升信用资产流转的效率,化解信用资产投资的风险,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中证信用首席数据官陈浩参加香港金融科技周-中国金融科技峰会

11月1日上午,中证信用首席数据官陈浩参加2018香港金融科技周“中国金融科技峰会”,与京东金融研究院院长孟昭莉、维信金科CFO周正等一同就金融科技生态圈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核心观点摘要如下:
中证信用作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商,围绕着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资产生成-资产交易-资产管理),为企业、监管机构提供从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到信用资产交易管理的全信用价值链服务,致力于通过科技让信用更有价值。目前,公司已为4000多家机构客户提供各类信用服务。
金融科技从2008年高速发展至今,持续促进着传统金融业的转型,着力客户体验的提升和服务成本的降低。在创新和监管平衡的新时代下,随着技术与金融场景的进一步融合,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呈现出三个新特征:


一、服务客群的变化
面对长尾客群的需求,零售银行、财富管理、支付、借贷、保险、交易结算等传统金融场景的产品和服务,在科技驱动下不断推陈出新,也使得零售客户市场逐渐趋于饱和。而在核心客群市场,随着在结构化转型、市场监管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企业融资方式的改变,投融资双方对于资产风险的穿透和企业信用的建立需求迫切,已成为金融科技新的蓝海市场。
二、从效率为上向专业分工的变化
金融科技是把“双刃剑”,在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在加速风险传导的速度。随着近两年经济步入下行周期,金融行业风险开始积聚,利用技术来动态预警和管控信用风险成为金融科技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并衍生出了以信用为中心、高度专业化的新型金融科技业态——信用科技。
三、服务广度的变化
金融科技的应用场景,从创新为主的个人贷款发放,到消费者、中小企业和大企业的全信用价值链的金融服务,涵盖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从资产形成,到资产交易撮合,到资产管理。在债券发行、供应链金融、ABS到不良资产处置等各类金融活动中,数据、技术、金融三者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