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中证信用2021信用服务年会 分析信用市场发展新趋势,探讨融担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思路

2021年3月30日,全国性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信用或公司)在深圳成功举办“分析新趋势,探索新思路——中证信用2021信用服务年会”,近800位来自券商、银行、保险、融担、基金、保理、信用科技领域以及行业管理部门的专业人士出席会议,就信用市场发展趋势展望,融担行业数字化转型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达成诸多共识。

中证信用2021信用服务年会现场

信用分化加剧和回归信用本源是信用市场的基本趋势

未来宏观经济和信用市场发展趋势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与会专家对此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演讲中表示,中国经济进入存量经济分化时代,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变,但面临结构性动力和压力。2021年中国经济实际GDP增速中枢预计在8.5%左右,名义GDP增速中枢可达11%-11.5%,基本能实现“稳杠杆”目标。但产业分化、企业分化、区域分化将进一步加剧,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关注在传统行业龙头和新兴行业中科技含量高的公司,在人口流、资金流、信息流变化下,资产配置应与资源流动方向相匹配。

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随着中国逐步走出疫情,经济站上潜在增速之上,国内政策取向可能进一步收敛,而信用环境将再度进入下行周期。

YY评级创始人姚煜则认为在“紧信用、去杠杆”的大环境下,市场原有的刚兑红利、信任红利将被打破,风险出清加快,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修复的调整期,信用分化加剧,高收益债市场将有较大的发展,参与主体只有不断提升对风险的识别、监测及管理能力,回归信用本源,方能长久生存。

中证鹏元常务副总裁秦斯朝认为2021年上游、中游、下游行业利差差异会明显分化,其中煤炭信用水平将弱化,钢铁将短期向好,但内部分化加剧,汽车制造和航空运输信用水平将会好转。

安信资管投资总监张亚非和中证征信副总经理傅瑜强一致认为,随着债券违约逐渐增多,信用债投资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构建“数据+模型+系统”端到端的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可实现信用风险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达到有效提高风控效率、降低风控成本、提升风控能力的目标。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发表主题演讲

科技与业务深度融合是融担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融担行业作为资本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及四项配套制度颁布实施后,行业进入规范有序的发展阶段。不过与会专家认为,融担行业在业务发展模式、风控体系和手段,以及管理理念和机制依然较为传统,无法适应新经济、新金融、新监管的发展要求。

中证信用首席增信官郎巍等与会专家表示,增信融担机构普遍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存量业务如何在信用风险不断暴露的常态下进一步优化;二是增量业务如何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服务场景多元化。这些问题都对风险管理水平和科技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用数据和科技手段推动数字化转型。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主任韩家平表示,当前全球贸易已迎来“信用+数字”的时代,在数字时代的信用体系中,除了要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商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之外,还应加快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和信用服务行业,逐步落地商业信用电子化流转,实现多级穿透和拆转融,助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专家探讨“增信业务创新及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话题

中证信用首席数据官陈浩认为,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是融担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通过数字化,实现服务转型,而服务转型的本质是模式创新和增量破局的问题,一方面要创新服务模式,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服务场景。陈浩指出对于增信融担机构而言,短期内数字化工作的目标就是实现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用数据和科技手段推动服务的系统化、线上化和自动化。

据介绍,中证信用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全国性综合信用服务机构,正着力推进强中台科技战略,打造“强数据”和“强风控”的核心能力。中台体系的打造实现了功能的高可复用,使得公司可以针对不同业务场景,将线下决策管理和线上自动化作业打通,并将共享的数据和科技能力模块化地嵌入到决策和操作流程中,形成以操作中台和数据中台为核心的科技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这种科技化能力不但可以赋能自身业务,更能赋能行业,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谈到融担行业如何数字化转型时,陈浩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建立数字基础设施,二是建立数字资产的行业标准,三是形成机构间风控作业规范的共识。“以此三点为基础,建立一个融担行业信用资产流转的平台,让机构间形成常态化的业务分保、联保等合作机制,实现行业内业务模式的创新,促进行业合作,推动资产更加高效的流转;同时强化智能风控和科技运营体系建设,提升行业整体的风险管控能力,促进行业降低业务运营成本,真正让科技赋能信用,让信用创造价值。”

与会专家探讨“信用科技赋能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话题

致力于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综合信用服务是中证信用的使命

中证信用自创立以来,通过科技和业务双赋能在科技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方面进行了持续地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形成了平台化的科技服务能力。

中证信用总裁冯辞表示,“作为一家致力于成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综合服务商,中证信用将为市场提供高质量的综合信用服务作为一种使命,希望继续打造在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信用增进服务和信用资产交易管理服务方面的专业能力,进一步升级信用价值链商业模式,围绕各类信用资产提供综合性的信用及科技服务,与行业机构一起,携手推动信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证信用云荣获深圳市福田区金融科技“综合贡献奖”

在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组织和指导下,由中共深圳市福田区委、福田区人民政府主办,福田区金融工作局承办的“湾区金融 潮起福田——2021年福田区金融答谢活动”于2021年2月1日在深圳举行,旨在感谢福田区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等单位对福田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中证信用旗下子公司中证信用云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云”)荣获金融科技“综合贡献奖”。

在过去几年高速成长过程中,中证信用云坚持以科技赋能信用,通过将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消费金融业务深度融合,开展消费金融资产的价值挖掘、打造消费金融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服务战略,并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消费金融资产管理和数据风控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10月,中证信用云累计数据风控管理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

未来,中证信用云将不断锤炼自身的数据风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加强数字化、科技化建设,探索金融与科技的融合与发展,为信用产业链的科技赋能体系建设和信用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身的力量。

中证信用再度荣登毕马威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榜单

2021年1月18日,毕马威正式在北京发布2020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榜单。该榜单评选围绕科技与数据、创新与变革、金融服务普及、资本市场认可度、行业发展前瞻度五大核心维度对企业进行量化评估。中证信用因在模式创新、数字化信用服务输出、赋能实体经济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而再度荣登2020中国领先金融科技50榜单。同期上榜的还有京东数科、微众银行、金融壹账通等企业。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和日渐成熟,信息科技与金融领域日益深度融合,促进了金融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引领者,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科技公司。

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中证信用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设施,以信用增进为基点,通过科技手段和专业化服务,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在内的全信用价值链服务。围绕金融交易各方的信用服务需求,在有效化解信用风险的同时,帮助机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

信用科技综合服务云平台(简称“信用云”,CSCI Cloud)是集团信用科技能力的载体,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为各类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提供数字化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专业化产品。平台服务覆盖规模以上企业投融资、消费金融投融资、中小微企业投融资和合规监管支持等四大场景,通过科技赋能信用,让信用创造更大价值。

从成立至今,中证信用在科技及研发方面累计投入占营收比约10%,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共拥有软件著作权102项、专利3项、正在审查阶段的专利9项,专利布局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提取、自然语义分析和风险评估方法等领域,持续将各类新技术应用在信用服务领域,助力提升业务开展效率。截至目前,中证信用及下属参控股公司已为工商企业、新经济体、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互联网平台等约8000家机构用户分别提供专业化信用评级、定制化信用风险解决方案,以及信用科技驱动的资产服务。科技及信评类人员占集团员工总数的比例已超过60%。

捐助汕尾市前海综合市场项目建设,中证信用产业扶贫再结硕果

由前海主要筹资、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等爱心捐赠企业参与捐助的产业扶贫项目——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前海综合市场项目于2020年12月28日正式开工。前海合作区党工委委员、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深圳对口支援汕尾指挥部副总指挥耿凯、汕尾华侨管理区区委副书记林永长及爱心捐赠企业代表共同出席本次开工仪式。

仪式上,林永长副书记致辞,前海各爱心企业向侨区交接了捐款支票。仪式结束后,在前海管理局机关党支部代表的带领下,中证信用及其他爱心捐赠企业代表“一带一”分别进入贫困家庭进行了慰问,送去了关怀与问候。

据悉,前海综合市场项目是侨区重点民生项目,着力解决对口帮扶地区产业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建立贫困户、贫困村长效稳定脱贫机制。项目位于侨区中心位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约600个,辐射周边南塘、甲子等多个乡镇100万人口,并带动周边仓储、物流、配送等业态的集聚。项目的租金等营业收益将全部用于向华侨管理区贫困户现金分红。经测算,本项目投入运营后,第八社区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超过2万元。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参与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前海综合市场项目建设是中证信用实施产业扶贫计划的又一硕果。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中证信用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有关号召,秉承“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理念,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不仅结合公司业务进行产业扶贫、支持绿色金融,为公共医疗、三农、制造业、电力以及电子消费品等行业的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实体经济,还聚焦教育扶贫、环保公益、公益捐助等。2020年,中证信用相关公益捐款已达260余万元。

 

中证鹏元 | 新格局、新阶段下的中国信用观察——中证鹏元2021年信用风险年会在京成功举办

2020年12月9日,由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证鹏元”)主办的2021年信用风险年会(北京场)“新格局、新阶段下的中国信用观察”在北京金茂万丽酒店隆重举行。中证鹏元董事长张剑文、总裁李勇以及来自高校、企业、银行、券商、基金、律所和澳交所等嘉宾出席会议并为现场500余位来宾就中国信用展望进行分享和讨论。

会议全景图

中证鹏元总裁 李勇

中证鹏元总裁李勇在致辞中表示:

即将过去的2020年是个转折之年,充满了不确定性,第二波疫情正在欧美肆虐,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仍在上演;全球在不断推高杠杆、货币宽松,全面经济恢复还很漫长。与此同时,中国实现了对疫情的有效防控,率先从疫情中走出,经济开始复苏。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双循环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明确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中国就此步入后疫情和经济增长的新阶段。2020年,中国债券市场也有一些新变化。今年非金融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和净融资规模都有很高的增长。在信用风险方面与往年也有很大的不同,主体违约率较去年同期还是有所下降,但高级别违约主体明显增加。展望明年,违约仍将继续,但会发生分化,信用风险正在经历暴露、化解和出清的过程。信用评级机构需要及时调整评级方法和模型,评级理念应该更多的放到报表和发行人自身素质上来。

鹏元国际首席评级官 陈科

鹏元国际首席评级官陈科博士在香港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为现场嘉宾作《中国经济增长及主权信用展望》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国加快推进新基建和开放金融部门等举措将有助于推动经济长期发展,但仍在平衡“支持经济增长”与“加重财政负担及金融风险”之间面临重大挑战。

中证鹏元金融机构评级助理评级总监 宋歌

中证鹏元金融机构评级助理评级总监宋歌在题为《严监管和金融供给侧改革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变革及信用展望》的演讲中表示:2020年商业银行行业整体业务规模进一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资产质量略有恶化,流动性保持稳健,资本维持较充足水平,行业整体信用水平保持稳定,但与此同时行业内不同个体信用资质水平进一步分化,个别银行面临较严峻的信用挑战,其转型变革也更为迫在眉睫。

中证鹏元城投评级副总监 毕柳

中证鹏元城投评级副总监毕柳在题为《新格局下的城投信用分化及行业信用展望》的演讲中指出:2020年,城投融资环渠道畅通,且地方债发行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各区域城投资金压力;展望2021年,货币政策将呈边际收紧之势,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将逐步回归到与经济相匹配的水平,宽信用转向稳信用。

中证鹏元房地产企业评级副总监 林心平

中证鹏元房地产企业评级副总监林心平在题为《疫情及降杠杆压力下房地产行业机遇与挑战》的演讲中表示:2020年,房地产市场调控经历了由松到紧的转变。年初在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货币持续宽松、房地产调控端亦有所放松;下半年以来,国内疫情有效控制后经济逐步恢复,部分热点城市出现了楼价和地价涨幅过大的现象,同时“国内大循环”的构建亟需减缓房地产对居民消费的挤压,地方层面热点城市调控持续收紧。预计2021年政策端以稳为主,中央层面仍然会保持很强的调控动力,地方层面调控持续收紧的空间不大。

中证鹏元工商企业评级副总监 张伟亚

中证鹏元工商企业评级副总监张伟亚在题为《行业信用风险分化下的风险与机遇》的演讲中从工商企业行业的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以及下游消费角度,挑选了煤炭、钢铁、汽车和航空业四个代表性行业,系统性分析产业链上下游信用演绎的差异化。

中证鹏元资深研究员 史晓姗

中证鹏元资深研究员史晓姗在题为《疫情冲击下的债券违约与处置新特征》的演讲中指出:2014年以来的违约主要分为三个阶段,2014年前后的周期性行业下行,2016年开始的供给侧改革以及2020年来的疫情。不同外部事件,对企业的收入和融资情况造成不同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风险的暴露,投资者的策略也在转变,从产能过剩行业转到非产能过剩行业,从民营企业转到国有企业,从低级别企业到高级别企业。而投资者的策略,又会影响债券发行人的融资,导致债券市场的“马太效应”。随着行业、区域黑名单的出现,投资者的风险无形中被聚集在小范围的投资品种,最后导致违约时的负面影响较大,进而影响融资环境,形成负向闭环。

鹏元国际企业评级董事 郭莹

鹏元国际企业评级董事郭莹在香港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为现场嘉宾作《疫情影响下地产中资美元债的表现与展望》的主题演讲中表示:受疫情和宏观环境的影响,2020年,中资美元债企业债的发行量整体下滑。主要原因:一是境内债券的发行通常和境外债呈现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境内发债火热就吸收和消化掉一些中资美元债的融资需求。2020年境内流动性相对充裕,发行成本低,地产行业2020年前十个月在境内债券的发行量是5,300亿人民币,同比上升18%。二是疫情和海外流动性。地产中资美元债在年初发行量维持在高位,之后进入二三月份,先后受疫情和海外流动性影响发行量大幅下滑,在5月之后开始回暖。但受上半年的影响。前十个月累计下来境外地产债券发行量还是同比下跌。

此次信用风险年会是中证鹏元践行以投资者服务为核心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会议围绕新格局、新阶段下的中国信用观察为主题,邀请了众多知名学者、专家及业内人士参加,为投资者全方位呈现了中国信用风险的展望。

中证信用通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

2020年11月30日,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顺利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国家标准审核认证,并收到由中知(北京)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这是中证信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标志着公司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制定,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颁布的我国首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该规范旨在建立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体系,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加强对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引导,指导和帮助企业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对知识产权的科学管理和战略运用,从而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

作为一家科技驱动的全国性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中证信用一直重视知识产权的积累、保护和转化,知识产权也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依托,为此公司确立了“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的知识产权管理方针,并明确了知识产权中长期发展战略。经过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组织构建、体系文件建立和发布、全员知识产权培训、知识产权标准化管理实施、内审和管理评审、认证机构文件评审和现场审核等相关工作,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科学、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实现与公司研发、销售、采购、财务、人力等环节的有效融合贯彻,全面提高了公司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中证信用基于信用云(CSCI Cloud)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包括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在内的全信用价值链服务,围绕金融交易各方的信用服务需求,在有效化解信用风险的同时,帮助机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本次认证的完成,标志着中证信用拥有一套完整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来为科技创新和业务发展保驾护航。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强知识产权的规范管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公司良性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中证信用走进河源市岭西村,以党建促扶贫

2020年11月17日,在深圳市莲花街道党工委书记钟义应、副书记唐芳的组织带领下,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走进了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岭西村开展“一对一”精准帮扶行动,为岭西村的孩子们送来了书籍、文具、书包等学习用品,并为优秀学生颁发奖学金,希望能帮助孩子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学有所成,回馈社会。

捐赠仪式现场

赠送锦旗

据介绍,岭西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彭寨镇西部,距离县城27公里。全村总人口2559人,贫困人口176人,其中一般贫户36户148人、低保贫困户8户18人、五保贫困户10户10人。

在岭西村党群服务中心,莲花街道党工委及中证信用一行,与彭寨镇副镇长、岭西村村委主任以及驻村党建指导员等开展了座谈会,了解了岭西村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并探讨下一步工作计划。

座谈会

扶贫工作要深扎一线。为了深入了解情况,座谈会后,在莲花街道党工委的带领下,中证信用党支部书记、首席战略官张剑文一行来到贫困户家中进行帮扶慰问。在李娥(化名)家,张书记详细了解了她的生活现状并送上慰问金。临行前,张书记还不断鼓励她要坚定信心,相信在莲花街道党工委及岭西村村委的共同带领下,一定会尽早摆脱贫困。

慰问贫困户代表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此次活动是中证信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又一次具体实践。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中证信用自成立以来就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有关号召,秉承“源于社会,回报社会”的理念,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公司不仅结合公司业务进行产业扶贫、支持绿色金融,为公共医疗、三农、制造业、电力以及电子消费品等行业的众多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服务实体经济,还聚焦教育扶贫、环保公益、公益捐助等。截至目前,公司针对疫情的捐款已达240余万元。

中证信用子公司中证信用云荣获 “德勤-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奖

2020年11月5日,“德勤-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暨深圳明日之星”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中证信用控股子公司中证信用云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云”)凭借创新的科技应用能力及强劲的增长实力在本次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荣获“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奖项。

这是继2018年荣获“德勤-深圳明日之星”后,中证信用云斩获的又一重量级奖项,标志着社会专业机构对公司高速成长和持续创新的肯定。“德勤-高科技高成长”系列评选项目于 1995 年起源于美国硅谷,每年在美、英、德、日、澳、中等 30 多个国家同步举行,被誉为“全球高成长企业的标杆”。往届高科技高成长榜单中涌现出了像微软、苹果、亚马逊、谷歌、特斯拉、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京东、百度、中芯国际、大疆等世界级科技企业。

中证信用云成立于2016年,由中证信用和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中证信用云在过去近四年的高速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持续以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驱动力,通过“科技+数据”的手段,对消费金融资产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搭建起了一套具有特色的消费金融全面数据风控体系,并形成了包括消费金融统一风险管理云平台在内的系列科技产品,用以提供消费金融场景下的资产信用管理和数据风控解决方案,以科技的力量为消费金融资产保驾护航。

本次荣获“2020深圳高科技高成长20强”也将进一步推动公司科技赋能的进程。中证信用云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坚持以科技助力信用,不断提升自身的数据风控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力争再一次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信用产业链的科技赋能体系建设创造更大价值。

中证信用亮相2020香港金融科技周,针对国际市场倾力打造信用评级和债券报价与信息服务

【2020年11月2日,中国香港】全国性的综合信用服务机构 – 中证信用增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信用”)携旗下专注海外战略和业务拓展的子公司 – 中证信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证科技”)和鹏元资信评估(香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元国际”)亮相全球金融科技盛会 – 2020香港金融科技周,带来聚焦海外资金进入中国债券市场话题的线上圆桌研讨会。中证科技的DMI债券报价与信息服务和鹏元国际的信用评级服务等系列创新解决方案也在此次金融科技周重磅发布。

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提供全信用价值链服务

2018年中证信用首次亮相香港金融科技周便引发热烈反响,今年香港金融科技周迈入第五届,首次提供全新线上会议的模式,中证信用再次受邀参与。

作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服务机构,中证信用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设施,以信用增进为基点,通过科技手段和专业化服务,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在内的全信用价值链服务。针对人民币资产在海外市场由于信息不透明而面临的市场认可度低、流动性不足等问题,中证信用希望通过香港业务平台向境外市场提供人民币资产相关的高质量有价值的国际信用评级、数据及资讯服务,旨在让境外投资者更加全面、客观、快捷地了解人民币资产,提升对人民币资产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伴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低利率时代,中国资产收入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国政府已经开放了外资市场,以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和流出中国。但资料显示,外资对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特别是债券市场仍存有一定的担忧。中证信用携手子公司举办的以“华尔街准备好接受中国资产了吗?”为题的线上圆桌研讨会,旨在分析外资进入中国信贷市场的现状并挖掘未来机会。此次圆桌研讨连线了来自上海、香港、北京三地的重量级嘉宾,包括中证科技CEO杨阳,鹏元国际全球战略与商业管理主管张文韬,以及天风证券副总裁、天风国际证券集团董事局主席、恒泰证券联席总裁翟晨曦,以线上视频的形式向全球范围内约25000名与会者隆重推出。

中国信用债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债券市场之一,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目前国际投资者只占我们本地利息债券市场的10%左右。预计不久的将来,国际投资者占中国债券本币市场的比例会提升至20%。” 天风国际翟晨曦如是表示。

当谈到中国债券交易及海外债券交易的差异时,中证科技杨阳坦言,由于中国债券的资料在海外市场惯用平台上的欠缺,导致外资机构要投资中国债券时不知从哪个方向去着手。针对这一现象,杨阳介绍了国内信用债券市场现状和主要交易方法,并表示:“在中国,大约90%的中国债券发行人尚未在国际市场上首次亮相,因此,虽然中国信用债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会,但外国投资者们并不熟悉它们。”

作为市场中的创新者,中证科技立足于国内债券市场深耕细作,面向全球金融机构打造综合型债券信息平台,重磅推出的DMI金融终端为消弭两个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做了非常多的探索和努力,立志于打造面向境外投资机构的中国债券报价与信息平台,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各种分析工具和一手的新闻资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市场,有效降低信用风险,用科技手段赋能中国信用债券市场。这将是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的大门。

中国国内评级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

对于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国内信用评级是否存在虚高现象的疑虑,鹏元国际张文韬表示,中国国内评级是与全球信用评级并列的序列,无法直接比较。全球投资者必须意识到,中国国内评级的规模与他们以前使用的规模不同;尽管中国国内评级还有改善的空间,但也要认可其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切勿将国内评级与全球评级混淆。

鹏元国际作为国际化的信用评级机构,了解全球和国内信用评级的差异,致力于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可靠的评级服务,利用数据让国际投资者透过评级机构更了解市场动向。除了通过发行方授权分配全球评级外,鹏元国际还可以根据全球投资者的需求,根据全球规模,结合当地情况来进行评级,可以很好地支援和完善全球投资者的决策。

中证信用首席数据官陈浩表示:“我们很荣幸能够再次参与到香港金融科技周这样的行业盛会,中证信用集团作为中国领先的信用科技公司,未来将依靠高效的技术创新、敏锐的市场嗅觉,砥砺前行,成为中国离岸债券市场上极具影响力的科技服务商。”

中证信用与武汉大学合作共建信用科技联合实验室

2020年10月30日,中证信用与武汉大学共建的联合研究机构——“中证信用-武汉大学信用科技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据悉,这是国内信用科技领域首个高校联合实验室。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柯涛、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黄传河、联合实验室主任何炎祥和中证信用董事长牛冠兴、首席数据官陈浩、综合管理部总经理应丹等领导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为联合实验室揭牌。

根据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联合实验室将采用双基地模式,两个研究基地分别位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与深圳前海深港合作区基金小镇;同时,联合实验室将充分利用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语言学、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研究实力,并结合中证信用在信用科技领域的行业技术优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研发和转化落地方面的突出创新要素等开展合作,共同探索前沿技术,成为双方科技攻关、人才引进和培养的重要平台。此外,双方还将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师资互聘、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展开合作,为武汉大学师生提供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机会,为行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信用科技专业人才。

武汉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院长柯涛表示:“武汉大学素有科技兴邦的使命传承,依托雄厚的学科基础,践行’人才强校‘理念,围绕平台、团队、项目、成果、转化五大方面开展学校的科技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计算机学院在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多年深厚的研究积累,涵盖多文档自动摘要、中英文排序模型、文本信息融合、事件识别与预测和网络用户行为分析等内容。此次双方在发挥各自优势基础上,共建信用科技联合实验室,必将会为中证信用和武汉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更全面、深入的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中证信用董事长牛冠兴表示:“科技创新是中证信用发展的驱动力,武汉大学拥有一流的研究团队和成熟的研究平台,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企业与高校的优势资源,通过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长期紧密合作,实现成果向技术研发和场景应用的转化。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双方将在信用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方面落地更多成果。”

作为一家全国性的综合信用服务机构,中证信用致力于通过科技驱动打造服务于信用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基础设施,为机构客户提供包括信用风险管理、信用增进、信用资产交易管理在内的全信用价值链服务。围绕金融交易各方的信用服务需求,在有效化解信用风险的同时,帮助机构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此次中证信用与武汉大学强强联手,将通过开展全方位、多形式深度合作,聚焦信用科技领域的基础性和前沿性研究,进一步提升公司科技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继续为实体经济服务,共同打造产学研用的合作典范。

信用科技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信用科技联合实验室签约仪式

产学研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